ICON:輕輕扎一下

滾燙的輪胎?輪胎溫度是影響汽車性能的關鍵參數。

   

不論量產車或是賽車,輪胎都是車輛與道路之間的唯一接觸點。輪胎的抓地力對於日常駕駛的行車安全,以及比賽中優異的單圈表現來說都相當重要。保時捷的賽車工程師早在 1950 年代初就十分清楚這點。為了盡可能發揮輪胎潛力,工程師當時就已經想到,除了胎壓之外,輪胎還有一個參數十分重要:胎面溫度。70 年前的《Christophorus》創刊號就已報導過這個觀念。

時至今日,每一顆賽車輪胎在車輛進站後,都會被輕輕扎上一針。輪胎專家將一根細小的探針刺入輪胎橡膠,深度僅幾公釐。數十年來,同樣的方式沿用至今,但已經過改良。過去主要測試的是胎紋中心的溫度,現在輪胎內側和外側的溫度皆列入觀察項目。

這三個點的量測結果提供十分重要的資訊:輪胎性能是否獲得有效利用?輪胎是否已經負荷過度,或者負荷不足?理想情況下,輪胎的潛能應該在整個接觸面積上平均發揮。

無花紋的賽車輪胎,即所謂的「光頭胎」,在高溫條件下最能發揮潛力。在 90 至 110 攝氏度的範圍內,無花紋輪胎可提供最佳抓地力。在職業賽車運動,輪胎會預先透過電熱毯或加熱室,預熱到 80 度左右。這樣一來,輪胎就能在賽道上更快達到最佳溫度範圍。

1950 年代的溫度量測儀器與原始的體溫溫度計相差不遠,但現代的數位裝置能更快、更精確地測試輪胎溫度。然而,不變的是,量測出的溫度依然以手寫記錄,再傳遞給賽車工程師。

Klaus-Achim Peitzmeier
Klaus-Achim Peitzmeier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