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志昂揚
奧利佛‧林‧瓦特森 (Oliver Lam-Watson) 是一名輪椅擊劍手,更是殘奧會獎牌得主。他總是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打破各種偏見,而且十分鍾愛自己的 911 GT3 Clubsport。對他來說,這台保時捷意味著自由。
這一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出的重劍,充分展現了奧利佛‧林‧瓦特森超高的擊劍天賦。「En Garde!」(預備!)這聲口令,在倫敦的訓練中心一次又一次地響起。眼前這位英國人是一名輪椅擊劍手,同時也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擊劍好手。他目前正在為下一次比賽加緊訓練。他左手緊緊握住固定在地面上的輪椅,擊劍面具擋住了他聚精會神的目光,而他的右手揮舞著劍,劍上閃著銀光。接著,他先使出一個出乎意料的飛刺,之後是向對手劍刃的打擊,即所謂的「敲劍攻擊」(Battuta)。然後,林‧瓦特森用一個佯攻反擊,藉助閃身騙過對手,接著,一擊命中!對於林‧瓦特森的陪練來說,雖然她身無殘疾,但依舊實實在在地被他的精妙劍技所壓制。隨著一聲悶哼與低語,雙方友好的握手,宣告著此次訓練的結束。現在,這位驍勇善戰的蒙面鬥士又變回了那個面帶微笑的運動員。
「 我想打破外界對殘障人士的偏見。」
奧利佛‧ 林‧ 瓦特森
對林‧瓦特森來說,擊劍運動如同西洋棋與武術的結合,因為決鬥者必須在精神與身體上保持靈活。2021 年 8 月,這位時年 29 歲的年輕人在東京殘奧會上與他的花劍隊一道奪得銀牌,這也充分展示了他對這項運動競技的精湛掌握。這塊銀牌是他繼重劍隊獲得銅牌後,在幾天內獲得的第二面獎牌。林‧瓦特森終於讓全世界見識到了他的才華。由於左腿先天血管畸形,林‧瓦特森從小就依賴助行器。外界看來,身體的殘疾勢必會使他處處受限,「而我想打破這些偏見。」林‧瓦特森表示。
自 1960 年羅馬夏季奧運會以來,輪椅擊劍一直是殘奧會的正式項目。這項運動節奏快速激烈,又令人熱血沸騰。或者就像林‧瓦特森此次在倫敦北部最先進的擊劍訓練場地所描述的那樣:「這項運動擁有極多層面,精采紛呈,攻守兼備,反擊與準備缺一不可,攻擊距離、時機與流暢性,樣樣重要。」儘管就在幾年前他還對擊劍一無所知,更未曾拿起過任何一把重劍,現在林‧瓦特森對這項運動的熱情已經貫穿了他生活的每一刻。直到近幾年,他才真正對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林‧瓦特森出生於倫敦南部,患有罕見的先天性靜脈畸形骨肥大症候群 (Klippel-Trénaunay-Weber syndrome),這一先天疾病嚴重限制了他的行動能力。9 歲時,隨著病情惡化,他的生活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回憶道:「當時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因此開始討厭學校的體育活動。」起初他並不想接受自己的殘疾。甚至到了 20 歲出頭,攻讀建築專業的時候,他也沒有向他人透露這一點。他總是向朋友們解釋因為運動傷害或意外事故,所以才會使用助行器。他坦言:「身體殘疾不應該支配我的生活。我渴望被大家平等對待。但久而久之,大家便發現,我的腿腳不便根本不是什麼滑雪事故造成的。」
然後,在 23 歲的時候,林‧瓦特森面臨著一個命運的抉擇。「如果我打算帶著這種殘疾繼續生活,我就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於是他報名了健身房。之後不久,有朋友說服他參加一個名叫「斯巴達障礙跑」的比賽。這是一項極限障礙賽,參與者必須在比賽中克服各種障礙,到達終點。林‧瓦特森回憶說:「我得拄著拐杖完成全程 15 公里的競賽,途中須涉水和越過泥地,這真的十分艱鉅。」但他不畏困難,並且在此後又完成了六次斯巴達障礙跑。
他表示:「我真的很滿足自己的表現。不過,我還是去找了醫生,檢查看我是否適合參加這種比賽。」但是醫生對他說,障礙賽跑根本不是一項真正的運動。而這自然並不是林‧瓦特森想聽到的回答。「在我看來,我已在運動賽場上嶄露頭角,但最後卻被告知障礙跑不能算是一種運動。」他決心證明醫生是錯的。就在 2017 年看診後的那晚,他開始尋找可能適合他的殘奧會運動項目。其中一個項目馬上引起了他的注意──輪椅擊劍。於是他給倫敦所有的擊劍俱樂部打了電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最終,其中一個俱樂部同意了讓他加入。幾天後,他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擊劍訓練。從那時起,他便堅持訓練,最多的時候每週訓練 6 次。
「 沒有人有權告訴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奧利佛‧ 林‧ 瓦特森
六個月後,林‧瓦特森獲得提名,得以參加在匈牙利舉行的世界錦標賽,而這也是他所參加的第一場世錦賽。他指出:「大家的水準都非常高,作為一名新人,在與世界上最頂尖的擊劍手對戰中,我徹底敗下陣來。面前的路充滿挑戰,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賽後,他繼續努力訓練,而無數的汗水最終也澆灌出了輝煌的成果。2018 年
東京世錦賽中,他終於獲得了他的第一枚獎牌。對於林‧瓦特森來說,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
林‧瓦特森希望透過他的經歷,改變社會對殘障人士的看法。在他的 YouTube 頻道上,他談論焦慮與截肢等話題,帶領觀眾瞭解殘奧會的幕後,最近還開始發布展現自身滑板技巧的影片。有時,他也會在頻道中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攝影是他在大學期間培養的愛好。他說:「我當時買了一台老式的 Nikon FM2 單眼相機,從此便在暗房中度過了大部分的午休時光。而今透過攝影,我可以暫時逃離現實紛擾,讓我的身心從職業運動中獲得片刻休息的時光。」他喜歡用攝影捕捉日常時刻,會漫步於倫敦的蘇活區,帶著相機四處閒逛,有時拍完一卷膠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這些照片成為我這些日常瞬間的回憶載體。」
林‧瓦特森透過上傳至社交平台的照片,打破大家對殘障人士的偏見。「當大家看到一個殘障人士,通常會聯想到醫院、拐杖和輪椅。但這遠不是他們的全部。」殘障人士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穿得很酷,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強壯,或者無論標準如何,殘障人士也可以做得和其他人一樣好。然而,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現實世界中,負面評論和歧視仍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人們總是告訴殘障人士他們不能做什麼,但很少告訴他們實際上能做什麼,這就是癥結所在。「我不會說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沒有人有權告訴你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你只能自己去發掘。」對於林‧瓦特森來說,駕車尤其如此。在過去的兩年裡,他經常開一輛保時捷 911 GT3,而這一點經常讓別人感到詫異,特別是當路人看到他開著一輛保時捷停在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上,或看到擋風玻璃上的藍色身心障礙停車證時。
林‧瓦特森說:「我的右腿沒有問題,所以儘管左腳受限,我還是可以駕駛自排車。這就是為什麼我的 GT3 配備了 PDK 雙離合器變速箱。此外,跑車也可以配備手動控制功能。」林‧瓦特森開著車,帶著我們穿梭於倫敦。顯然,他十分享受這一駕駛過程,彷彿他天生就是為跑車而生的。「駕駛 GT3 時,我顯得快速、靈活又敏捷。這是我的身體上所不具備的。這輛車就像是我身體的延伸。」
如今,林‧瓦特森作為一名成功的職業運動員,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節奏。但他並不追求事事長期規畫。他進一步說明:「那會讓我無法活在當下,與其設定五年內達成的目標,那我不如現在就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