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內在
保時捷車主對未來的內裝有什麼樣的期待?未來的憧憬。
為了塑造未來,保時捷的設計師跨越疆界,重新取材於品牌的傳統及根源,找回讓企業成功的元素。同時,他們也大膽創新,所以研究人們,特別是保時捷車主們的習慣。「過去,我們習慣在出發前,先在車上的導航系統裡輸入目的地;如今,只要坐在沙發上,就能在智慧型手機上設定好路線,然後傳送到車上。」對於使用者體驗設計總監──伊渥‧凡‧胡爾滕(Ivo van Hulten)而言,這已經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在魏薩研發中心,使用者體驗代表著保時捷所能給予的一切,也就是將人們對於便利、靈活度和即時性的渴望,全部濃縮在一場品牌體驗之中。
凡‧胡爾滕每天都與設計總監麥可‧邁爾(Michael Mauer)以及內裝設計負責人馬庫斯‧奧爾巴赫(Markus Auerbach)一起實驗,努力找出在未來幾年內能滿足這些需求的產品。設計師們透過所謂的「第一原則思考」來保持思路清晰。藉由這個方法,他們能脫離熟悉的桎梏,把各種假設拆解成最微小的單位。他們捨棄熟悉的形體,聚焦於可能在未來引起興趣的種種功能,並以「保時捷可以是什麼?又不能是什麼?」自省。這個過程,能為不曾出現過的問題提供解答。保時捷最近在《Porsche Unseen》一書中揭露了 15 款神祕車型,其中也包含「Renndienst」概念車。這輛六人座的廂型車,確實也是在向原廠賽車隊的福斯支援車致敬,無稜線的外觀前衛洗鍊,內部則是模組化的旅行艙。
「我們的使用者體驗部門, 正以悠久的品牌歷史作為基礎, 大膽地展望未來。」 伊渥‧凡‧胡爾滕
未來座艙
「我們考慮的是,要如何在與跑車天差地遠的座艙,仍然留住保時捷獨有的風格,還有如何設計自動駕駛」,邁爾解釋。第二點當然值得討論,畢竟,跑車是自主的象徵,邁爾說:「我們不敢貿然移除方向盤,因為那也許會違背客戶的意願。」但為了能自由地想像未來,我們不能受限於這些小細節,這就是為什麼 Renndienst 的駕駛座會設計在正中央。「想開車時,這輛車能給予前所未有的駕駛艙感受。不想開車時,可將駕駛座旋轉 180 度,加入其他乘客的行列。我們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將這些概念具體化。」設計總監如此說明。
在內裝設計方面, 保時捷致力於將整體使用者體驗與數位化的生活風格結合,並串起駕駛人、乘客和車輛之間的關係。 43 歲的凡‧胡爾滕說:「透過 Taycan,我們展現了保時捷的前衛思想,正在探究下一個整體創新的機會。為此,我們由內而外地思考與工作。」
「與跑車天差地遠的座艙, 仍然留住保時捷獨有的風格。」 麥可‧邁爾
兩側車窗採用了非對稱設計。內裝設計負責人奧爾巴赫解釋:「有一側是封閉的,乘客可以在這裡休息不受打擾;另一側則採用大型窗戶,讓外頭的景象一覽無遺。關上車門後,就像身處在膠囊裡,充滿安全感。」模組化的內裝既安全又舒適。第一排的乘客坐在依照人體工學打造的座椅上,前方視野一覽無遺,儀錶畫面也可清楚看見;後排座椅的頭枕更是以懸浮式安裝,好讓乘客能透過後窗清晰地看見後方的情景。多變空間所帶來的豪華駕駛體驗,都要歸功於藏在車底的純電驅動技術。
使用者體驗為成功要素
伊渥‧凡‧胡爾滕的主要負責對象是未來的客戶,也就是「智慧型手機世代」。「過去,人們會透過購買新產品來滿足嘗鮮的渴望。如今,年輕人不再單純迷戀產品的美感,而是更熱衷於產品所帶來的可能性。」這表示,內裝的美感不僅取決於形體和材質,還需考量更多的因素。「問題在於,內裝是否有足夠的模組化能力,能夠因應購買幾年後不斷變化的環境?能不能 24 小時遠端更新?」 他有信心能以新的美感找到解答。「我們的使用者體驗部門,正以悠久的品牌歷史作為基礎,大膽地展望未來。」
「單就外觀,保時捷 就像一件雕塑品, 內裝則是另一個層面。」 伊渥‧凡‧胡爾滕
同事馬庫斯‧奧爾巴赫補充道:「數位化確實能帶我們進入全新境界,但永遠無法取代實體感受。不管是不是自己開車,汽車都是會移動的空間。而這輛廂型車的座椅,就是為了動態而設計,可以完整支撐身體。」他從第二排的跑車座椅指向後方長椅,看起來就像貴賓休息室。「長椅兩側有弧度,乘客可以改變座椅角度,也能面對彼此。 這個空間特別適合輕鬆交流,也可以改變座椅位置,因應聊天、工作或放鬆等不同需求。」這名 57 歲的設計師認為,未來的素材包含木材等可再生資源,能夠再加工,並與金屬或其他永續塑料結合。雖然木材 一度受到造車業冷落,但不久就會捲土重來。奧爾巴赫也運用「智慧型材料」,這類材料具有特別功效,例如能對外部因素產生反應,在未直接受光的情況下自己發光。還有一種材料能反覆變形,完美適應乘客的人體工學需求。
有靈魂的空間
魏薩的專業團隊共同努力的願景往往非常複雜,因為設計作品是人們的乘坐空間。奧爾巴赫總結道:「單就外觀,保時捷就像一件雕塑品,內裝則是另一個層面。內裝不好的車輛撐不久,因為人們無法與這種車輛建立起情感上的聯繫。」對於內裝設計師來說,未來顯然還是會有開關和按鈕, 「類比與數位控制面板的比例正在改變。不過,實體按鈕在駕駛艙還是很完美,這樣駕駛就不會分心。然而,隨著駕駛要做的事越來越少,這種情形也有可能改變。只是我們也不能事事都只求美觀,否則會失去設計的層次。」
「關上車門後,就像身處在 膠囊裡,充滿安全感。」 馬庫斯‧奧爾巴赫
凡‧胡爾滕的下一步,是想為 Renndienst 注入靈魂。他小時候很喜歡看美劇《霹靂遊俠》。「李氏企業 2000 型,就是那台會說話的霹靂車,令我萬分著迷。主角和車之間能出現這麼強大的羈絆,讓我很感動。能做到這一點,就說明了車也有靈魂。」再看回到今天的概念車,他拋出了 一個問題:「試想,30 年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用車?是不是能打電話給車輛,然後它就會來接我們呢?」這個偉大願景來自遙遠的未來,而設計團隊正從那裡出發,將明確的答案帶回到不久的未來;同時保留最好的品牌基因:靈魂。
911-magazine.porsche.com
在第 17 集的 9:11 Magazine 中,麥可‧邁爾將 揭示魏薩對於未來設計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