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无限

《F1:狂飙飞车》的上映时机再合适不过了:赛车运动正经历一场全球热潮。由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主演的这部大片以其高度的真实性令人着迷。在约瑟夫·科辛斯基 (Joseph Kosinski) 这部全速推进的作品中,保时捷在镜头前后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观众们穿着赛车运动 T 恤,戴着周边商品帽子,甚至有人腋下夹着头盔。在这个六月的夜晚,位于西湖村 (Westlake Village) 的 Cinépolis 影院放映厅座无虚席。在洛杉矶外约 50 千米处的千橡市 (Thousand Oaks) 这家影院里,观众们惊叹地坐在银幕前。银幕上正在放映的是《F1:狂飙飞车》,这是《壮志凌云 2:独行侠》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的新杰作。在众多年轻男女中,坐着帕特里克·朗 (Patrick Long) 和劳伦·朗 (Lauren Long) 夫妇,带着他们十岁的儿子和七岁的小女儿。“气氛棒极了,”朗后来欣喜地说。因为日程安排,他没能赶上纽约的首映式,所以此刻他是在家乡首次观看这部电影。在银幕上,他饰演他自己,而在镜头后,他还承担了更多角色。

职业生涯的多篇章:

直到 2021 年底,帕特里克·朗在保时捷厂队车手阵容中都取得了成功。此后,他为该品牌承担起其他激动人心的任务。

这两点在开场的场景中就立刻体现出来:一辆保时捷 911 GT3 R 轰鸣着穿越戴通纳夜晚的倾斜弯道。快速的剪辑、高节奏、戏剧性的配乐。在佛罗里达州这条标志性赛道上的进站停靠时,朗从驾驶舱中钻出,将车辆交给了饰演桑尼·海耶斯 (Sonny Hayes) 的布拉德·皮特。在电影中,皮特驾驶这辆车完成了朗在现实中取得的成就:驾驶保时捷赢得 24 小时耐力赛。

桑尼·海耶斯年轻时曾是冉冉升起的 F1 新星,随后一场事故粉碎了他的脊椎和职业生涯。他成了临时车手。在像戴通纳这样的 24 小时耐力赛中,确实需要这种速度快、经验丰富但没有固定合约的车手。他们常常补充那些在较短比赛中共享一辆车的双人车组。“我想制作有史以来最真实的赛车电影,”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解释道。但直到拍摄期间,我才真正理解比赛是多么耗费体力又折磨人。赛车运动是人类表现的终极融合。因为我们不仅创造了这些机器,我们在物理上和生理上都将其和我们自己推向极限。”出于对真实性的追求,科辛斯基明确要求《F1:狂飙飞车》电影中的演员必须亲自驾驶赛车——并且要达到高水平。

以保时捷维修区为布景:

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左)追求极致的真实性。他珍视赛车专家帕特里克·朗(右)的专业知识。

时速超过 300 千米/时,刹车和高速过弯时承受巨大的 G 力。一切都必须是真实的。对于科辛斯基而言,没有妥协。因此,在他 2022 年的卖座大片《壮志凌云 2:独行侠》(Top Gun: Maverick) 中,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确实驾驶了真正的战斗机。就像在《壮志凌云》续集中一样,《F1:狂飙飞车》的真实性也植根于与强大合作伙伴的真实合作。没有海军的合作,那些著名的飞行场景就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保时捷的支持,我们绝不可能在戴通纳拍出这些开场镜头。有人说这开始的几分钟是整部电影最好的场景,”科辛斯基说道。他本人驾驶保时捷已有近 20 年,充满热情,在青少年时期曾梦想成为一名赛车设计师。“选择合适的地点让桑尼·海耶斯登场,以便在后续剧情中重返 F1,这很重要。戴通纳和 911 GT3 R 是完美的选择:与 F1 足够远,但又处于顶尖水平。保时捷是长距离耐力赛中的标志,并且在许多方面都代表着卓越:设计、工程成就、经验,当然还有赛车。”

构想与成果:

2022 年,约瑟夫·科辛斯基在其圣莫尼卡的家庭影院接受《Christophorus》采访——此为第 406 期制作的一部分(上)。彼时他已谈及《F1:狂飙飞车》 项目。在戴通纳的比赛中,计划变成了现实(下)。
“我想制作有史以来最真实的赛车电影。” 约瑟夫·科辛斯基

在保时捷,这位 51 岁的导演的想法引起了热烈反响。“我们立刻获得了多辆车的使用权,另外还在另外还在洛杉矶保时捷体验中心 (Porsche Experience Center Los Angeles) 获得了专属时间,”他讲述道。“在那里,我和布拉德,还有我们的联合制片人刘易斯·汉密尔顿 (Lewis Hamilton) 一起驾驶。简直太棒了。布拉德爱上了 911,现在日常开的是一辆 911 Turbo (992)。”此外,科辛斯基还想要一支真实的车队和一位真正的保时捷赛车手。因为在戴通纳的场景中,没有搭建布景,没有编排比赛,也没有雇佣临时演员。机会只有一次:真实的一月年度经典赛事为拍摄提供了绝佳舞台。

就这样,保时捷客户车队莱特赛车运动 (Wright Motorsports) 部分化身为虚构的奇普·哈特赛车队 (Chip Hart Racing)。不是在摄影棚,而是在真实生活中。“看到我们想象中的赛车出现在真实的比赛中,感觉超现实,”科辛斯基说,“而帕特里克·朗对我们来说,远不止是扮演海耶斯车手搭档的理想人选。在片场,他就是真实的桑尼·海耶斯:关注每一个细节,用丰富的经验提供建议,并且是一位超级棒的队友。”

朗和科辛斯基早在《壮志凌云 2:独行侠》的筹备阶段就认识了。当时朗帮助寻找适合汤姆·克鲁斯和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浪漫结局场景的 911 S(初代 911)。要说有人精通美国西海岸的老款 911,那非帕特里克·朗莫属。这位现年 44 岁的车手是 2014 年成立的社区组织“Luftgekühlt”(风冷盛会)及其标志性活动的幕后推手。2021 年底,朗结束了作为保时捷厂队车手的职业生涯,除了在戴通纳 24 小时赛中赢得 GT 组别冠军外,他的履历中还包括两次勒芒组别冠军。而保时捷的典型做法就是,让这样的人物凭借其经验和专业知识,继续与公司紧密相连,甚至担任塑造性的职位。

“保时捷是一个大家庭,”朗说。“当我 2002 年加入青年车队时,我得到了培养,在私人生活的新环境中也没有被抛下。尤其是马克·利布 (Marc Lieb) 一直在我身边。”利布本人作为厂队车手曾赢得勒芒全场冠军和长距离世界冠军,如今是保时捷运动传播 (Sports Communication at Porsche) 团队的负责人。约尔格·伯格迈斯特 (Jörg Bergmeister)、蒂莫·伯恩哈德 (Timo Bernhard)、理查德·利茨 (Richard Lietz)、萨沙·马森 (Sascha Maassen)、马克·韦伯 (Mark Webber),或者更早一代的杰克·埃克斯 (Jacky Ickx)、汉斯-约阿希姆·斯图克 (Hans-Joachim Stuck) 等人:在职业生涯结束后于保时捷担任新职务并经常关心新秀车手的顶尖车手名单可以列得很长。“经验代代相传是一种传统,”朗这样描述道。在《F1:狂飙飞车》项目中,他担任了类似教练的角色。

保时捷是一个大家庭。经验代代相传是一种传统。”

帕特里克·朗

早在 2023 年初,也就是在佛罗里达州拍摄前一年,他就向电影摄制组介绍了戴通纳海滩的奥秘。在赛事进行期间拍摄电影绝非易事。任何事都不能干扰比赛或危及安全。不仅如此:这样的场景一年只有一次。错过瞬间就等于永远错过。“赛事主办方 IMSA 非常配合,”朗解释道。“而乔·科辛斯基是一位既令人钦佩又惹人喜爱的完美主义者。”朗在 911 GT3 R 的方向盘后训练演员和特技车手。他也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为了测试安装在方程式赛车上的特殊摄像机以及与直升机的互动效果,我还驾驶了一辆印地之光 (Indy-Lights) 赛车,”他回忆道。“整个项目充满了美好的经历。其中之一就是与布拉德·皮特共事。我们之间立刻产生了默契。”这位奥斯卡奖得主将他对于快车和摩托车的热情带到了片场。“他显然很享受将 GT3 R 推向极限的感觉,”朗说道。

A dark blue race car with a distinctive rear wing and the starting number 90 speeds around a race track.

从戴通纳到勒芒:

六月份,Manthey Racing 车队派出一辆采用电影赛车涂装的 911 GT3 R 参加了法国的 24 小时耐力赛。

早在十年前,作为保时捷厂队车手的朗就曾帮助演员帕特里克·德姆西 (Patrick Dempsey) 实现赛车梦想,助其在勒芒 GTE-AM 组别中夺得亚军。“情况当然非常不同,”朗描述道。“布拉德没有必须取得好名次的压力。但他需要能够非常快速地驾驶赛车,并且感觉足够安全,以便同时完成他的表演。”

能够私下和银幕上都与保时捷产生共鸣的大牌演员,有着悠久的传统。令人难忘的 20 世纪 50 年代的詹姆斯·迪恩 (James Dean)。1971 年史诗经典《勒芒》(Le Mans) 中的史蒂夫·麦奎因 (Steve McQueen)。继帕特里克·德姆西之后,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在摄像机前上演了他的《勒芒之路》(Road to Le Mans)。如今则是大银幕上的布拉德·皮特。

经验丰富的保时捷赛车手将这些明星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的方式,使他们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并将他们的努力引向成功。这种传承经验的热情也融入了科辛斯基的叙事之中:无论是在《壮志凌云 2:独行侠》还是在《F1:狂飙飞车》中,成熟的大师都重返昔日故地,培养年轻人。杰瑞·布鲁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是这两部电影的首席制片人。这正如同 1990 年由年轻的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成功纳斯卡 (NASCAR) 电影《雷霆壮志》(Days of Thunder)。在这个类型中,一切都相互关联,关于克鲁斯和皮特是否有一天会在同一部电影中以赛车手角色亮相的猜测早已开始流传。

剧情主线:

赛车手桑尼·海耶斯(布拉德·皮特饰,右上)指导年轻的乔舒亚·皮尔斯 (Joshua Pearce)(戴姆森·伊德瑞斯 (Damson Idris) 饰,左上)。他们的计划:拯救鲁本·塞万提斯 (Ruben Cervantes)(哈维尔·巴登 (Javier Bardem) 饰,左下)的 F1 车队。

一部 F1 电影首周末就狂揽 1.44 亿美元票房,这在几年前还无人敢想。这项几十年来由英国主导、风格纯粹的王牌赛事,在相对更注重娱乐性的美国市场一直举步维艰。然而,随后几项发展汇聚在一起,引领了全球赛车运动的兴起,并带来了新的观众结构。

在媒体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极速求生》 (Drive to Survive)。这部 Netflix 系列剧透过门缝窥探,以近乎零距 离的强度跟拍车队和车手。表面上,《极速求生》的各季是对赛季的纪录片式回顾。实际上,它们以娱乐化的方式,甚至略带八卦色彩地进行夸张渲染。

到 2020 年第二季时,观众数量激增:新冠疫情期间,有更多的人坐在了屏幕前。Netflix 蓬勃发展,社交媒体平台也变得更加重要。消费行为转化成了塑造力量。而一级方程式尽管面临最严峻的后勤条件,依然不屈不挠地举办着它的世界锦标赛。

当时,一位这项运动以及《极速求生》的忠实粉丝正坐在他位于圣莫尼卡的家庭影院里:约瑟夫·科辛斯基。“从一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的一点是,焦点并非放在顶级车队上,而是在车阵的末尾,”他回忆道。他从一个为经济生存而挣扎的劣势车队的构想出发,为《F1:狂飙飞车》发展出了这个引人入胜的情节。

许多转折都可能是真实的。那些决定一切但富有争议的空气动力学构想,同样能找到历史先例,而聪明的女性担任领导职位就更不用说了。说到女性:一项近期的 F1 粉丝调查显示,Z 世代女性观众数量显著增加。总的来说,受众变得更年轻、更多元化了。通过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在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灰色地带不断产生着新的内容——无论是在电视机前、赛道上,还是在电影院里。全球赛车运动的成功曲线就像戴通纳赛道的倾斜弯道一样:急剧上升。《F1:狂飙飞车》电影就是证明:它现在已是史上最成功的赛车电影。

数周以来,观众数量在各大洲持续攀升。科辛斯基反思道:“这部电影创造了新的车迷,因为他们沉浸在一个他们原本完全不了解的世界里。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Heike Hientzsch
Heike Hientzsch

相关文章

油耗数据

911 GT3 (2023)

Taycan Turbo GT with Weissach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