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基石永筑 

1937 年 11 月:在斯图加特祖文豪森 (Zuffenhausen),斯皮塔尔瓦尔德街 (Spitalwaldstraße) 与施维伯丁格街 (Schwieberdingerstraße) 的转角处,保时捷为其新总部奠基。一座将生产数百万台跑车的工厂由此诞生。

   

这段历史宛如一家初创公司崛起为世界级企业的历程:20 世纪 30 年代,位于克朗街 (Kronenstraße) 24 号的保时捷设计公司 (Konstruktionsbüro Porsche) 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新力量。然而,为完成首批客户委托车辆的研发,他们仍需使用位于费尔巴哈路 (Feuerbacher Weg) 的保时捷别墅的车库。1937 年,保时捷决定在祖文豪森新建工厂,费利·保时捷从企业家沃尔夫 (Wolff) 家族购置了厂区土地,建筑设计由建筑师理查德·普福布 (Richard Pfob) 主责。其核心是一座三层砖砌建筑,辅以绿化和体育设施。1937 年 11 月 20 日绘制的“绿化设计与工厂体育设施”规划图显示,工厂左侧将建造一条林荫环绕的竞赛场地,包括 100 米跑道、跳高与跳远场地、铅球与铁饼投掷区、游泳池以及供员工休憩的日光浴场。此外,还将铺设砾石场地、露台、长椅,以及菜圃和浆果园。最终得以实现的仅有新工厂的建设。1938 年 6 月 26 日,176 名员工从市中心迁至祖文豪森。这座如今被称为“1 号工厂” (Werk 1) 的建筑,成为当时 Dr. Ing. h.c. F. Porsche KG 的总部所在地。

然而,最初的 52 台 356 跑车因战争导致的搬迁,在奥地利格明德 (Gmünd) 制造完成。当保时捷重返斯图加特时,原工厂已被盟军占领。因此,组装和发动机制造转移到街对面的劳特工厂 II (Reutter Werk II)。作为交换,劳特 (Reutter) 获得了制造车身的合同。1950 年 4 月 6 日——距今整整 75 年前——首台保时捷 356 终于在祖文豪森下线。直至 1965 年停产,共生产了约 78,000 台。

由于美国军事管理当局移交“1 号工厂”的时间延迟,1952 年“2 号工厂” (Werk 2) 投入运营,由斯图加特建筑师罗尔夫·古特布罗德 (Rolf Gutbrod) 设计。1960 年购入现今的“3 号工厂” (Werk 3),销售部门、客户服务中心、中央零件仓储及车辆交付部门皆进驻于此。1963 年,保时捷收购了劳特车身制造厂,员工人数翻倍至约 2,000 名。同年,第一台 911 诞生——当时仍被称为 901。

这款 911 大获成功,车型系列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不断扩展。20 世纪 80 年代,“5 号工厂” (Werk 5) 建成,用于高度灵活的车身制造。标志性特征延续至今:那座横跨施维伯丁格街的输送桥——直通“2 号工厂”的总装车间。21 世纪 10 年代带来了新一轮变革:自 2019 年,纯电动 Taycan 投入量产。新增了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大楼以及一座额外的输送桥。时至今日,该厂区已蜕变为一座融合高科技与精湛工艺的生产中心,将批量生产的优势与量身定制专属座驾的独特性完美结合。

从保时捷设计公司,到成长为一家跨国企业。从首张草图,到一座占地面积逾 60 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Matthias Kriegel
Matthias Kriegel
相关文章

油耗数据

Panamera Turbo E-Hybrid